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通化市二道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日期:2025-01-17 08:30
  • 来源:
  • 字体:[ ]
  • 【打印】 【关闭】

——2025年1月3日在二道江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二道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通化市二道江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交本次会议,请予审议。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二道江区面对需求收缩、预期减弱和供给冲击等诸多压力和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6.8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地方级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67.5%。

  (一)坚持稳字当头,三产发展迈出新步伐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生猪、肉牛分别出栏3.4万头、3658头,人参种植面积达8585亩。积极培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定区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区级典型示范家庭农场9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经济逐步增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日渐壮大,金马1.1类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现场检查环节顺利完成。冶金及配套产业发展稳中有进,通钢公司1号、2号烧结机脱硫脱硝项目基本完成。环保新材料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推动鑫鸿研发微晶玉石等新品扩大企业规模。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东新石油与湖北程力共同研发产品已完成样车生产。服务业经济稳健提升。推动达限企业升规入统,金长江药业共计3户企业成功入统。加快培育现代旅游产业,通化溶洞景区恢复运营、冷水鱼养殖项目正式运营,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9.4%,旅游收入同比增长7.1%。

  (二)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投资加快扩量提质。全区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项,总投资7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已全部开复工。金诚石油机械、鸭园镇以工代赈项目顺利竣工,新能源乡村振兴1.9MW风电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产业园区加速发展。高质量开展特色产业园载体建设,金属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完成竣工验收已入驻企业5户,产业园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效提升。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谋划包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6项,计划投资63.4亿元。赴湖北、山东、嘉兴等24个地区开展“走出去”活动14次。洽谈推动省外招商引资项目31项,计划投资98.3亿元。消费市场扩容增效。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开展大型促销活动9场次,带动消费420万元以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953万元,同比增长7%。

  (三)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工作,组建区委社会工作部,优化、撤销议事协调机构196个。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减免税费2151万元。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村集体经济大幅增加。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培育东新石油新增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鑫鸿、京辉开展3年到期重新认定;申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类项目15项;帮助中康参芝获批全省首家优质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金马益生菌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获评全市唯一一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合作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邀请哈萨克斯坦外商到东新石油机械参观考察、深入洽谈,拓宽外贸合作新渠道。搭建对外贸易窗口,支持阿尔凯斯特与昆山六丰机械工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四)坚持绿色发展,城乡生态呈现新气象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二道江大桥重建项目已完工,继续推进城市及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全民健身中心、二道江区域雨水管线工程有序推进。开展道路及附属设施提升和景观提升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农村环境全面提升。投资1378万元创建省级“百村示范”村和“千村美丽”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道路327公里、沟渠223.9公里、生活垃圾9500吨。开展灾后重建卫生厕所改造,新建31座农村户用厕所并验收合格。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以上,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五)坚持民生福祉,社会大局彰显新面貌

  民生保障坚强有力。全年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再就业均超额完成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持续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推进高中“双新”改革、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改革等工作,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趋完善。推动文化惠民,开设免费培训班惠及群众近5000人次,举办各类文体赛事活动138场次。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强化应急响应联动,超前转移安置群众,共筑汛期安全防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社会安全形势稳定。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食品药品监管有效落实。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和按期答复率均为100%。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连续5年未发生现行命案。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步伐仍需加快;市场下行背景下,“围钢”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三保”压力沉重;城区基础设施老旧,群众期待环境改善;政府系统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担当意识不强。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要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凝聚共识、协作配合,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振兴新路。

  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剔除上年一次性因素)。

  (一)发展现代产业,巩固壮大经济根基

  筑牢农业发展基础。推广粮食高产技术等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0.25亿斤以上。积极争取2025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围绕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好”工作路径,严厉打击市场乱象,提升人参产品经济效益。夯实工业主导地位。加快金马1.1类新药药号申请和规模化生产进程。推进帝翔汽车部件智能化改造、阿尔凯斯特与昆山六丰机械公司合作转向节开发生产。支持鑫鸿新材料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微晶玉石生产线建设。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推动通化溶洞实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鸭园镇冷水鱼养殖基地提档升级,打造旅游新品牌。

  (二)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源泉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探索更多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办理。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零基预算改革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效能。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深化与台州对口合作,推进合作事项取得新成效。加大招商项目宣传推广范围,充分利用域外企业家、商协会人脉资源,开展政企招商、以商招商活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企业服务数据库,积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化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和落地。

  (三)转换新旧动能,聚力经济高效发展

  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产业链能级,拟实施推动500万以上重点项目34项,总投资8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紧紧围绕中央预算内、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投向,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抢抓“两新”政策,引导企业把握消费节点,活跃市场消费;重点推动电商企业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展销会,推动全区网络零售额稳步增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强化打造产业集群及“链式”思维,围绕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新材料等产业上下游,精心谋划一批延链项目、龙头项目,力争全年谋划招商引资项目15项。

  (四)完善城乡统筹,打造宜居融合新貌

  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和完善城区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重点推进城市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区雨水管线、污水管网、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纵深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工作。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持续扩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坚持不懈抓好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谋划,有序开展2025年备选项目申报。推进五道江镇有色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医保监管,持续打击欺诈骗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特殊群体的保障救助力度。全力提升公共服务。落实“五育并举”,将心理健康、冰雪运动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深化“大园区”改革工作,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加快推动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建设项目。推动乡村红色旅游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二道江。强化防震减灾应急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规范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做好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二道江区高质量发展而砥砺奋进!

主办:二道江区人民政府

地址:通化市二道江区东华路27号

邮箱:edjqdzzwk@163.com

版权所有:通化市二道江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2205030001 吉公网安备 22050302000102号 吉ICP备050005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