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地表水
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作农肥,禁止排入地表水体。
施工废水为砂石料加工系统污水,洗车废水等, 施工污水的特点是悬浮物含量高,据类比调查,施工污水的悬浮物浓度约为1500~2000mg/L。因此,这些废水必须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2、大气
(1)扬尘
施工过程中,土石方阶段最易产生扬尘。扬尘产生几率与土石方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密切相关,据资料介绍,当灰尘含水率为0.5%时,其启动风速为4.5m/s。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土方含水率均大于0.5%;本地区年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24m/s;但施工地区土壤为冲积土,土壤粒度较小,为扬尘形成提供了可能条件。根据以上条件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和回填不会形成大的扬尘。但春季由于风力相对较大,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据类比资料实测结果,在土方含水量大于0.5%、风速4.0m/s时,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见下表。
可见,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施工扬尘可在150m范围内对大气环境可造成不利影响;150m范围外,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
表22 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单位:mg/Nm3
距离
污染物
|
1m
|
25m
|
50m
|
80m
|
150m
|
TSP
|
3.744
|
1.630
|
0.785
|
0.496
|
0.246
|
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管理。现场施工中,建筑材料的堆放应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设置挡风板。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内燃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同时车辆应限速行驶;尽量选择商品混凝土,使扬尘的影响能最大程度减轻。
本项目北侧有一户居民、玫瑰园区有3户居民,大风天气时,会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企业施工期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尽量减轻对居民及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影响即可消失。
(2)汽车尾气
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于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翻斗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
一般燃汽油和柴油卡车排放的尾气中HC、颗粒物、CO、NOx等污染物排放量见表23。
表23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HC
|
颗粒物
|
CO
|
NOx
|
单位
|
燃汽油
|
1.23
|
0.56
|
5.94
|
5.26
|
g/km
|
燃柴油
|
77.8
|
61.8
|
161.0
|
452.0
|
g/h
|
施工现场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车辆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
②车辆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
③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
(3)焊接烟气
本工程施工期健身器材、花架等设备的安装存在一定量的焊接工作,该过程将有焊接烟尘产生。焊接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蒸气经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形成机制是一个过热→蒸发→氧化→凝聚的过程。由于本项目的焊接量较小,故产生的焊接烟尘量较小。
(4)沥青烟气
道路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外购,施工现场不设拌合场,只进行运输和摊铺,在此过程中产生少量沥青烟气,为间歇性排放,产生量较小,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3、声环境
(1)建筑施工的噪声来源及源强
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为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这些机械设备噪声非连续性间歇排放。
表24 各种机械设备的噪声值 单位:dB(A)
序号
|
机械名称
|
测点距离位置(m)
|
噪声值dB(A)
|
1
|
挖掘机
|
5
|
84
|
2
|
推土机
|
5
|
86
|
3
|
电焊机
|
1
|
87
|
4
|
轮式装载机
|
5
|
90
|
(2)预测模式
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衰减。用A声级进行预测时,其预测模式如下:
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
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
Ader-声波几何发散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
Abar-遮挡物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
Aatam-空气吸收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
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
多个机械同时作业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为:
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3)预测结果
表25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
距离(m)
|
5
|
10
|
20
|
40
|
50
|
100
|
150
|
200
|
300
|
400
|
噪声预测值
|
92.6
|
86.6
|
80.7
|
78.6
|
72.5
|
69.1
|
66.6
|
63.3
|
60.5
|
56.8
|
(4)结果分析
从上表预测结果可知,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时,昼间距离噪声源100m左右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在场地外围约100m范围内的人员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项目北侧紧邻1户居民,玫瑰园区有3户居民,故本项目施工阶段将会对这4户居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建议建设单位采取以下减噪措施:
①施工部门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以便有效缩小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范围。
②施工机械设备应经常维修,并建立定期的噪声检测制度。
③设备布置远离居民。
④严格限制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t,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5t,送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
5、生态环境
(1)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施工期项目区地块内的原生植被将被逐渐清除。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内现有物种均为广谱性物种,没有濒危物种,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引起该区的物种多样性降低,更不会引起植物物种灭绝,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响很小。
(2)对植被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将造成一定的生态损失,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项目建设后,将通过人工绿化方式进行补偿,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较小。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评价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均不丰富,主要为一些常见种和伴人种。本工程的建设将使这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一定破坏;施工期噪声将干扰当地常见动物的栖息环境,使其无法在施工场址范围内觅食、筑巢和繁殖等。但受影响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不会对野生动物产生较大的影响。
(4)种植结构调整影响
本项目建址原为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玫瑰庄园农场,本项目建设前,该区域的种植结构已经发生调整,原有的旱田、菜田全部变成玫瑰园,占用的土地以货币形式补偿给村民,对周边农业生态影响较小。
(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水土流失因素分析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施工方法及工期,该工程在建设期内会产生水土流失,而工程营运后已经对上述责任区采取了缓解措施,一些植被得到恢复,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也得到落实,不再涉及水土流失问题,因此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是短期行为,因此本评价的重点将放在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发生时期等分析上,目的是寻求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量。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破坏原有土地的水土保持植被,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地表裸露后被雨水冲刷将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施工时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
②工程填、挖方处置不当产生水土流失;
因此,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原因主要是施工期挖方、填方,降雨期间很容易使松散的表土随雨水径流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营运期水土流失量将有所减少,原因是裸露地面得到硬化或植被恢复。
2)水土流失量预测评价
①预测方法
据项目区土壤侵蚀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预测将采用专家预测和经验公式法,要确定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背景值;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确定施工期和营运期再塑地貌的土壤侵蚀,按照计算公式如下:
W=F×A×P×T
式中:W—某一施工区水土流失量(t);
F—加速侵蚀面积(km2);
A-—加速侵蚀系数,本工程A值取2.0;
P-—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本工程P=500t/km2·a
T-—侵蚀时间(a)。
②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本项目占用林地仅用于观赏,不涉及林地施工,故只预测耕地及建设用地水土流失量,预测面积121394m2,根据上式公式及有关系数,施工占地情况,计算出本工程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值,详见下表。
表26 本工程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值
占地面积
(km2)
|
原生地貌侵蚀模数
(t/km2.a)
|
流失时间(a)
|
水土流失量
(t/a)
|
0.121394
|
500
|
3
|
182.091
|
根据施工期的扰动面积和实际流失面积,将施工期扰动的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统计如下表。
表27 施工区扰动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表
工程区
名称
|
面积
(km2)
|
侵蚀模数
(t/km2.a)
|
流失时间(a)
|
预测水土流失量(t)
|
背景流失量(t)
|
增量(t)
|
景区
|
0.121394
|
1000
|
3
|
364.182
|
182.091
|
182.091
|
通过对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施工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施工区原有地貌、地表植被,使表层松散,抗水力侵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风能力,从而增加了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期将新增水土流失量182.091t。
本项目位于山坡地段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挡土墙、护坡和疏水沟等损坏的防止水土流失设施要进行维修和疏通;新建设的氧吧步道、健身广场、临时休息室、仿古凉亭、景观仿木桥、彩色沥青路和水冲厕所等设施,在建设时要按各自的地形地貌情况采取截水沟、边沟、护坡、挡土墙、框格等防护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
(6)景观影响分析
建设前,项目所在地为林地、耕地以及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一道宜人的、更显优美和协调独特的风景线,成为当地旅游区的亮点。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一、地表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 2.3-2018)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本项目为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污染影响型判定依据详见表28。
表28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评价等级
|
判定依据
|
排放方式
|
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
|
一级
|
直接排放
|
Q≧20000或W≧600000
|
二级
|
直接排放
|
其他
|
三级A
|
直接排放
|
Q<200且W<6000
|
三级B
|
间接排放
|
—
|
注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计算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统计第一类污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注2: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
注3:厂区存在堆积物(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应将初期雨污水纳入废水排放量,相应的主要污染物的入水污染当量计算。
注4: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其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直接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5: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等保护目标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6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受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评价范国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
注7: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一级: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二级。
注8:仅涉及清净下水排放的。如其排放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评价等级为三级A。
注9: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间接排放,定为三级B。
注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
|
本项目生活污水、餐饮废水产生量共计907.2m3/a,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防渗储池,定期清掏作农肥。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仅需进行简要分析。
二、大气环境
1、公厕恶臭
项目共建设水冲厕所6座,30平方米/座。公厕卫生条件好,功能完善,根据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运行经验,只要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纸屑,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公厕内基本无臭味。
因此,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营运后,加强对公厕管理,保证公厕内清洁,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纸屑,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内不存积尿液,无尿垢、杂物,并设专人打扫,做到无污垢、无积水;定期喷洒消毒剂,放置除臭剂,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相应标准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公厕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垃圾收集点恶臭
本项目共设置仿古垃圾箱50个,如果管理不善,将产生H2S、NH3等恶臭气体,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故要求建设单位做到如下几点:
(1)垃圾收集箱距离周围建筑5m以上;
(2)做到日产日清,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及时清除腐败垃圾;
(3)保持牢记桶内外清洁,无渗滤液残留;
(4)夏季每天最少喷1次消毒药剂,必要时喷洒除臭剂消除臭味;
(5)禁止在垃圾箱周围人工分选垃圾或露天堆放垃圾;
(6)运输垃圾时采取密闭运输方式,防止垃圾飞洒。
采取以上措施后,垃圾收集点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3、汽车尾气
本项目建成后,将加大项目区车流量,项目周边植被覆盖率较高,汽车尾气通过大气自然扩散和植被吸收后,对项目区环境影响甚微。
4、餐饮油烟
本项目餐厅将产生油烟,油烟最大产生量为13.5kg/a,油烟机的排风量为3×2000m3/h,则油烟产生浓度为5mg/m3,经油烟净化器(除烟效率≥75%)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可达1.25mg/m3,排放量为3.375kg/a,能够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mg/m3限值要求,烟气经专用烟道引至房顶排放。
三、声环境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水泵、风机噪声、机动车辆进出景区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游客在区内活动产生的社会噪声,噪声强度为65~90dB(A)。水泵、风机均至于室内,并且安装减振垫、消声器等,机动车通过加强管理,近出景区汽车禁止鸣笛,并且限值车速,本项目噪声可以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限值,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物有机肥废弃包装物、餐厨垃圾、废油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1.4t/a。生物有机肥废物包装物产生量约为0.01t/a。生活垃圾及生物有机肥废弃包装物经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餐厨垃圾产生量为3t/a,废油脂产生量为0.03t/a,对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分类桶装收集(加盖、标识)。由专人每日外运至有资质餐饮垃圾处置单位处理。
五、面源污染
本项目花卉种植区及果林种植区采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生物肥菌种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若肥料施用过当,将会随雨水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故要求企业严格控制肥料的施用量,防止造成面源污染问题。
六、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为了确保该项目建成后全厂“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减轻运营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根据本环评提出的运营期环保治理措施和建议,对该项目各项环保设施投资进行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5万元,占总投资的0.53%。环保投资明细详见表29。
表29 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
治理措施
|
环保投资(万元)
|
生活污水
|
防渗污水储池
|
50
|
餐饮废水
|
隔油池
|
5
|
废气
|
厕所除味剂
|
1
|
油烟
|
油烟净化装置+烟道
|
5
|
噪声
|
隔声减振措施
|
4
|
固体废物
|
专门垃圾箱、外运处理
|
30
|
合计
|
|
95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
防治措施
|
预期治
理效果
|
水污
染物
|
职工
旅游人员
|
生活污水
餐饮废水
|
隔油池
防渗污水储池
|
不外排
|
大气污染物
|
公厕、垃圾收集点
|
恶臭
|
加强管理
|
/
|
汽车
|
汽车尾气
|
/
|
/
|
餐厅
|
油烟
|
油烟净化装置+专用烟道
|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
固体废物
|
职工、游客
|
生活垃圾
|
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不产生二次污染
|
种植区
|
生物有机肥废弃包装物
|
餐厅
|
餐厨垃圾
废油脂
|
有资质餐饮垃圾处置单位处理
|
噪声
|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水泵、风机噪声、机动车辆进出景区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游客在区内活动产生的社会噪声,噪声强度为65~90dB(A)。水泵、风机均至于室内,并且安装减振垫、消声器等,机动车通过加强管理,近出景区汽车禁止鸣笛,并且限值车速,本项目噪声可以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限值,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
其他
|
无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1)优化工程施工方案,尽可能利用现有空地作为建筑材料及设备堆放场,并最大程度地避开生物量较高、生态功能较强的植被。
(2)在工程建设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工人随意砍伐树木。
(3)在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要在占地四界埋设标桩,划定工程占地界线,控制施工人员施工作业和活动范围,杜绝乱挖、乱填、乱踩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减小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范围。
|
在施工营地及各主要施工作业区设置生态保护警示牌。警示牌上标明工程施工区范围,禁止越界施工占地。
(4)重视施工地表剥离土壤的保护和利用,剥离的表土集中堆置于征地红线内指定的堆集区,并进行临时防护,待弃渣结束后用作回填覆土和植被恢复。
(5)定期补植树种,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选取区内乡土树种。
(6)做好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外来物种和有害生物的检疫和防护,一旦发现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开鸟类迁徙期,减缓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2)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周边野生动物进行驱赶,同时在林地比较茂盛的地段严禁烟火和狩猎,并以警戒线划分施工区域边界,防止施工人员误入工区外的林地。
(3)野生鸟类和哺乳类大多是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进度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进行大型机械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等。
|
|